什么是元宇宙?什么是中国式元宇宙?元宇宙包含哪些类别或层次?什么是工业元宇宙?什么是文化元宇宙?城市元宇宙如何发展?当前元宇宙的发展处在什么阶段?一系列的问题纷至沓来,需要我们予以回答。
元宇宙是中国式的概念创新
我们通常认为,元宇宙的概念起源于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然而,时至今日,元宇宙概念和过去已经大有不同。脸书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维基百科等都对元宇宙进行过定义。西方的元宇宙概念往往出现于文学、艺术、后现代理论中,与超现实、超物质、超真实等相关,具有较强的形而上学的哲学意涵。即便在产业领域,西方的元宇宙概念都是基于个别企业,或是基于某个细部的行业发展而来,例如扎克伯格提出的元宇宙是基于其自身企业Meta。
中国式元宇宙概念的特殊性与再生性。将metaverse翻译成元宇宙,是中国学术界的创新之举。“元”“宇宙”给了一个超出西方“超世界”概念的更高层次的蕴含,所以引来中国哲学界、思想界、理论界的讨论、思考,继而引来文创界、文旅界、企业界(广泛参与、捕捉先机)的介入,而后是各级政府的关注、研究、摸索和试探,逐渐形成中国式的国家引领型顶层设计。这一战略的设计正在进行中,其完善尚需时日。它不同于西方的一般性的理念探讨,而是将元宇宙升级到我国未来经济、科技、文化融汇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也不再是某个企业如META、苹果、微软等的发展策略,而是基于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战略、大平台、大系统,是根据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在科技经济文化领域中提出的“元宇宙组合”的大国战略新体系。它是由国家(政府)、企业界、科技界、文化界共同参与的宏大事业。在创新这一中国发展第一理念的引导与推动下,未来中国元宇宙必将创造一种全球文明的新形态。目前,一般来说,中国式元宇宙总括了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加密运算、边缘计算、三维影像、物联网、空间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特别是AR、VR、MR、XR等高新科技,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基础。中国式元宇宙,是从国家、省区市宏观总体上进行的战略性顶层设计,它以数字化的大方向为基准,着眼于“十四五”乃至于更长的2035、2050发展战略规划。因此,在我看来,我们今天所谈的元宇宙,包括文化元宇宙,是一个综合性、延展性、包容性、未来性的总体平台化的概念。这一总体设计,必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发展与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式元宇宙概念的三个层次
中国式的元宇宙概念把元宇宙作为数字时代的整体发展的总纲领,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底层,是高新技术的开发、开拓与创新,包括图形、图像、感知交互、数字孪生、数据可信与流通,目前以量子为代表新的技术还在持续流入元宇宙的大范围。第二个层次是产品开发服务,包含数字虚拟人、智能硬件等。其中,虚拟人已经以人工智能、脑机接口为发展方向成为普及化的事物。此外,大量智能硬件与沉浸式的影音软件结合,又形成内容创作性的大平台。这一层次中的产品服务包罗众多领域,具有明显的跨界融合特征,是数字化背景下使用新科技产生的一系列的内容,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文化产业或者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园区或景区的概念。第三个层次是各行业应用,如生产制造领域、工业元宇宙等,包括汽车元宇宙、钢铁元宇宙、建筑元宇宙、物流元宇宙、高端装备元宇宙、服装元宇宙等,相对于中国这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工业—科技型元宇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工业元宇宙具有优先和整体上重组中国生产力的新可能,相比原有的制造业,更加高端的生成力将成为元宇宙的生产力的新状态。在生活消费领域,文旅、社交、影视皆是元宇宙关注最多的板块,这一部分与文化相关较多,构成我们所谓的文化元宇宙或是文创元宇宙。它的发展基于现实的特别是未来的人类真实的和虚拟的双重身份(数字孪生)及其相互交叉融创(虚实相生)的发展程度。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开启、建构、使用、消费自己的数字虚拟身份并开始更大规模的虚实浑融、虚实联动时,元宇宙的大时代就将开启了。
元宇宙使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相连
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文化创意产业或者文化产业不再是简单的边界截然划分的独立板块,而是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连,如医疗元宇宙、教育元宇宙、交通元宇宙、汽车自动化元宇宙、城市治理元宇宙、金融元宇宙等。诸如此类公共服务领域将和文化、生活消费的领域深度融合在一起。元宇宙所具有的六大技术一般是指人工智能、电子游戏、交互技术、区块链、物联网、网络运算。以医疗元宇宙为例,它不仅仅涉及医学本身的学科问题,而是融合了人工智能对话、医生数字身份、全息会诊治疗、健康大数据等多种技术与模式,达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新业态。其实,如前面定义时指出的,元宇宙的基础技术是在不断扩展的(当然也有退出的),人类黑科技的不断诞生,必将开拓出元宇宙的新的科技基础。
城市元宇宙是元宇宙产业崛起的枢纽
未来的创新发展的时期,仍然是作为全球发展中心的城市(特别是巨大型城市)引领世界发展的时期。城市元宇宙是智慧城市的升级版,它打破元宇宙混沌状态的关键变量,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的竞争主战场。产业园区(工业区、科技区)、政策扶持(元宇宙大战略与策略)、样板项目(引领性发展实绩与发展方向)是城市元宇宙的三大利器。根据上海智联世界元生无界大会上发布的城市元宇宙发展热力榜,上海和北京是元宇宙城市发展的两大核心。该榜单提出城市元宇宙发展的五大指标,居于首位的即是产业政策,所占权重比最高,其次是产业园区、产业基金、投融资事件、城市峰会等要素。在过去的一两年内,以上海和北京为两大热核,如上海将元宇宙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北京的“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另有一大批城市也相继布局元宇宙赛道。据统计,全国目前至少已有十多个省市、五十多个地方城市发布了元宇宙产业相关的建设规划,城市元宇宙未来可期。
元宇宙正处于阶段式发展的早期
元宇宙概念是超前的,元宇宙正处在发展和探索的过程中,数字孪生、虚拟原生、虚实共生、虚实联动等在不断构建着元宇宙的现实。许多对元宇宙的争议本质上是源于对元宇宙阶段式发展的不解。目前,医疗元宇宙、教育元宇宙、交通元宇宙、汽车自动化和城市治理元宇宙、金融元宇宙都只是刚刚起步的第一阶段,许多艺术作品中想象的元宇宙高级阶段尚未来到,并非元宇宙本身是虚妄。甚至于,2023年和2024年很可能依然是元宇宙的泥泞时期,此后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元宇宙的未来版图才会逐渐明朗,但我们应该保有信心。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
进入交流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