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Web3.0概念可选择的技术基础
“信任”的核心:如何杜绝“欺骗”别人,区块链技术成为当下可行的选择
2000年12月18日,互联网创始人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提出语义网的定义:
“语义网是一个网,它包含了文档或文档的一部分,描述了事物间的明显关系,且包含语义信息,以利于机器的自动处理。” 语义网的出发点是通过本
体来描述语义信息,达到语义级的共享,是网络服务智能化、自动化
以机器认知为中心,通过机器理解人类语义来解决信息沟通间的信任危机
首篇脑机接口的研究论文发表于1973年,根据第一次 BCI 国际会议的官方定义:脑 - 计算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或称 Brain–machine
interface, BMI)是一种不依赖于正常的由外围神经和肌肉组成的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
以“脑机接口”颠覆性地解决人与客观世界之间通信中介问题
2014年,以太网联合创始人、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在博客《Insights into a Modern World》中首次明确提出Web3.0:信息将由用户自己发布、
保管、不可追溯且永远不会泄露,用户的任何行为将不需要任何中间机构来帮助传递,用户不再需要在不同中心化平台创建多重身份,而是有一个去中
心化的通用数字身份体系。未来用户将拥有自己的“密钥存储器”, 过去由这些服务站点掌握的数据将通过分布式应用技术由用户自己掌握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的信息交互系统,通过“去中心化”解决中心可能带来的通信问题
当下Web2.0,从技术角度,无法找到绝对保证“信息无泄漏、更改”的“中心化”平台;与“机器语义认知为标准”的中心及完全去除中介化的
“脑机接口”相比,区块链技术在当下更具有可行性
现阶段人工智能对于人类语
义的认知水平有限
“脑机接口”的最终实现
仍需生物学级计算机相关
学科技术积累,商业化应
用仍有距离
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化
大规模实现,从成本
上具备可行性
解决“信任危机”的可能方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