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的電池,時代電動的新型底盤架構,銀輪機械的關鍵零部件……把這些展品組裝起來,或許就是一輛新能源汽車。
這樣的設想,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鏈博會”)上,並非異想天開。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釋放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的強烈信號。
重慶如何才能讓產業鏈環環相扣?如何才能讓“供應鏈”成為“共贏鏈”?記者在參展商、專家中尋求答案。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平:
打造產業鏈供應鏈數字生態圈
“這些年我們在服務園區企業和市場主體過程中,深切感受到,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成本高、效率低。”11月30日上午,作為供應鏈服務專題論壇嘉賓,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平,在專題研討環節如是說。
劉金平表示,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除了園區提升服務水平外,更為重要的是完善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全產業的降本增效。
論壇結束后,劉金平告訴記者,雖然此次展會時間不長,但成果頗豐。他介紹,園區展台每天現場接待企業近50家,已重點對接了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廣州卓志供應鏈集團、新蛋網等企業,溝通洽談產業園投資建設、醫藥及器械進口、跨境電商進出口等業務合作與項目招商。
劉金平還表示,首屆鏈博會聚集了全球超過500家企業和機構,於這些企業而言,鏈博會不僅是一個研討交流、展示推介的平台,更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此次參會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球產業體系和產業鏈供應鏈已呈現多元化布局、區域化合作、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加速的態勢。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革命性變化和創造性成果。”劉金平說。
他表示,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策源地和始發站,今年,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將重點打造國際物流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重點引入數字經濟頭部企業,推動通道數字化,推進數字提單、數字交易等創新應用,打造產業鏈供應鏈數字生態圈。
“下一步,我們園區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與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從口岸和產業腹地層面,加快跨領域、跨部門、全要素、全鏈條的物流信息平台打造,共同參與數字通道建設,全面提升供應鏈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引領開創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新局面。”劉金平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自力:
發展智能汽車首先要確保多維度安全問題
在智能汽車鏈展館,特斯拉展台一輛Model Y車身懸吊裝置吸引眾多觀眾的目光。前后懸挂總成、白色車身、電池組、19英寸雙子星輪轂Model Y車身……各部分組件由鋼絲繩分解吊裝在空中,清晰地展示零部件的結構和技術特點。
這些零部件背后是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支撐,以及上下游企業的共同發展。鏈博會把每一條鏈從上中下游到橫向服務全面展開,將這些企業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拼在一起,構成一幅產業鏈全景圖。
智能汽車鏈展區的設置恰好與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3大主導產業集群之一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謀而合。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擁有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條新賽道上,重慶應當如何發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自力表示,對於智能汽車產業而言,首先應確保其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安全,自動駕駛的決策安全,個人信息和關鍵信息、關鍵數據的信息安全,以及協作配套的雙鏈安全這樣多維度的安全問題。其次,是要在各車企和配套廠商大力推廣先進、成熟、可靠的技術方法和手段工具。
“智能汽車產業首先要發揮政府行業協會的鏈長引導和車企鏈主牽頭推動作用,通過統一的質評價和可靠性評估標准,層層傳遞給供應方,帶動產業鏈可靠性水平的整體提升。”王自力還提出,要構建基於產業鏈圖譜的復雜網絡韌性評估和安全預警系統,打造系統完備、自主可控、動態重構的融通生態。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
要更加重視本土產業鏈供應鏈發展
未來,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將呈現哪些趨勢?鏈博會發布的《全球供應鏈促進報告》給出了答案:本土化、多元化、短鏈化、數字化、綠色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為何要強調本土化?業內有關人士給出的解釋是:全球化過去主要強調效率,現在更要兼顧安全。
這種趨勢,在鏈博會上也得到印証。重慶日報記者發現,今年外國展商比例格外高,達到26%。世界500強和全球供應鏈體系的龍頭企業齊聚亮相參展,覆蓋5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美國、歐洲的企業最為搶眼,佔外方參展商總數的36%。
不難發現,首屆鏈博會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舞台。
在大會上,GE醫療全球副總裁、全球首席供應鏈運營官和客戶服務業務總裁史達健表示,供應鏈一定要來自本地,應用於本地,關注本地研究和創新,能夠更好地實現供應鏈本土化。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表示,目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正加速重構,這使得世界各國對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越來越重視。因此,重慶應該要更加重視本土產業鏈供應鏈領域的發展。
“同時,面向未來,瞄准數字化轉型升級,重慶應把握趨勢,加強人工智能、虛擬空間、元宇宙等,打造新的本土供應鏈體系。”廖成林說。
此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是供應鏈本土化的機遇。廖成林提出,強化川渝兩地配套協同,合力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著力培育一批在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品牌影響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助力形成大中小企業緊密協作、融通發展的高質量產業生態。(記者 周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
进入交流群
发表评论